前,科技处组织专家对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我校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共派出4个团队2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分别为:农村古建筑团队对接郭巨东门村、农产品流通及电商团队对接霞蒲物流园区、羽翰农业团队对接宁波羽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乡村振兴团队对接越溪乡。此项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团队的教授、博士等技术人员下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成效明显。
镜头一:农村古建筑群科技特派团队
潜心调研,深挖地方特色。郭巨有1000 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东南沿海海防卫所文化,既有军户主体族群,又有在血缘、宗法基础上,在共同的地域上形成的宗氏族群。团队成员根据当地的历史人文,地方特色,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总体要求,参与制定了《宁波北仑郭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为达到以公众参与的目的,团队会同街道办多次邀请乡贤、村干部、业务科室骨干对规划设计联评联审,在一线征询意见,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和各界乡贤参与支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召开“共建美丽城镇、共享美好郭巨”恳谈会,定期通过浙商回归大会、政情通报会、街道微信、快板表演等形式向远在外地的乡贤通报家乡建设情况,培养回乡郭商担任村干部,凝聚工作力量和信心。郭商们也伸出援手支持家乡建设,形成全民动员、乡贤助力的良好建设氛围。
点面结合,着重打造亮点。拆危修旧、雨污分流、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文化广场建设……团队一直致力于帮助郭巨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浙东山海风情小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治,如今的郭巨中心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建设的核心范围主要是沿海中线郭巨段的东侧、新白洋线的北侧区域,重点包括XY轴廊+一心双脉五片区的整治结构,积极谋划全域旅游,加强休闲农业建设,引进项目,打造大岭下百亩桃花园、养殖塘百亩油菜花、百亩草花花海。同时,团队购买了《果园无公害科学用药指南》等科技用书61本,价值1983元,将农村农业书籍送到农民手上。
镜头二:农产品流通安全监控及青年物流电商创业服务科技特派团队
找到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团队通过多次走访交流,提炼了六大需求:需要发展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体系;青年电商创业培训指导和帮扶服务;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张仁亚党章学堂红色旅游景点总体建筑布局和规划;企业大量的用人需求和职工技能培训需求;新时代“三农”人才培训需求;街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需求及项目技术服务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团队走访农村服务对象(农民、农户、农业基地和村社区组织)16个,覆盖农村地域20多平方公里,行走里程累计300公里。举办了物流与电商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开展国内电商和跨境电商技能培训,孵化了多个电商创业团队。与北仑区农业农村局成功洽谈合作成立北仑新时代“三农”人才培训学校项目,目标三年内为北仑培养50个以上种养殖能手,培养5个以上农业或农民企业家,孵化10个以上的涉农企业,培植5个以上的市级农副产品品牌,指导创建5个以上的规模化农副产品生产或经营基地,帮扶指导3个以上的文明乡村示范建设。
镜头三:羽翰农业科技服务特派团队
产学研合作,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团队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测定了田间的叶菜、南瓜、黄瓜、萝卜、紫番薯等蔬菜及淀粉类主食中总花青素、总黄酮含量;测定了不同季节蔬菜中的多糖类、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主要是B族)等营养素含量;测定了水蜜桃、葡萄、杨梅、蓝莓等时令水果以及自制果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总酚、总花青素、总黄酮等)含量与酒精含量等;测定了果蔬种植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了生态农庄的水源质量。根据检测结果,建议企业可深度加工深色蔬菜以及淀粉类主食资源,并在宣传上突出其抗氧化功效。在时令蔬菜上多做文章,如为合作企业定制产品以及组织生态农家乐活动时,在宣传上突出季节的转换对蔬菜的营养成分的重大影响。此外,团队亦指导企业对蔬菜进行科学贮存与烹饪,减少贮存期的病虫害,以及烹饪方式与方法对蔬菜营养成分损耗的影响。
蔬菜的现场取样
自制水果白酒的取样
镜头四:越溪乡村振兴科技特派服务团队
规划引领,为乡村振兴赋能。团队针对越溪乡村发展整体规划及现实瓶颈,对标未来高水平乡村发展标准,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获得充分的一手信息,为开展科技服务提供依据和支撑。服务团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揣着任务下基层、捧着技术教群众、带着成绩见组织的工作原则,深入乡村、对接乡政府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该乡镇发展现状、产业布局、未来发展目标等,并对示范村、示范户、合作社等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帮助服务对象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策划、理清思路、落实工作举措,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包括对越溪乡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和排摸,了解了目前已经开展进行的旅游项目以及未来两年正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对已有的“沧海桑田”特色小镇及乡村旅游产品、民宿旅游资源进行了专业的考察分析,对其开发过程中需要增补的环节以及在全域旅游规划及产品开发设计、营销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共完成越溪乡旅游资源调研报告1份、越溪乡村旅游定位与发展规划2份,开展高校社会服务与越溪乡村旅游项目对接4次,开展越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50人次。团队和越溪乡政府合作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训练工作,通过2次培训,将创新思维理念及创新思想传达到服务对象,辐射人员近300人。